“毒玩具”只傷害中國孩子的報道牽動著家長的心。浙江是繼廣東、山東之后的第三大玩具出口大省,在今天舉行的2011第二屆浙江國際玩具與兒童用品博覽會暨六一兒童嘉年華上,浙江省工藝美術行業(yè)協(xié)會理事長吳祖熙告訴記者,不可能有雙重生產標準。而部分參展的出口玩具企業(yè)則持不同的意見,他們認為,標準的確不一樣,生產成本是始作俑者。
據吳祖熙介紹,浙江是全國玩具生產、出口的大省。浙江省統(tǒng)計局對玩具行業(yè)500萬以上規(guī)模企業(yè)的統(tǒng)計中顯示,2010年,浙江玩具生產企業(yè)有303家,銷售收入為121.6億元人民幣,出口交貨值為83.4億元人民幣,在全國排在廣東、山東之后,居第三位。
“浙江省玩具生產企業(yè)主要分布在平湖、慈溪、黃巖等地,產品有塑料玩具、毛絨玩具、木制玩具、充氣玩具、嬰兒車、游樂設施等。伴隨著逐漸與國際接軌,企業(yè)越來越重視產品質量,不存在對內對外雙重標準。”吳祖熙說。
盡管如此,記者在采訪中,還是從不同玩具生產廠家中聽到了與吳相左的意見。
根據媒體報道,國內市場上大量存在的塑料玩具,含有危害兒童健康的鄰苯二甲酸酯。這種化學物質,在歐美等國家與地區(qū)的兒童產品中已被禁止使用;中國則沒有相關規(guī)定。浙江如意實業(yè)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90%產品都銷往歐美國家的玩具企業(yè),國內貿易部的施鼎臣說:“這個差距是存在的,我們就曾經專門開會研究如何在出口的玩具中避免鄰苯二甲酸酯。”
“國內國外的玩具差距還是很大的,差距體現在質量、工藝、環(huán)保等方面。”丹麥樂高公司的玩具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有10多年,該公司在浙江的區(qū)域經理施華平告訴記者,“在安全性上,國外玩具材料是無毒的,兒童甚至可以用嘴巴咬。”
記者隨手在展會上查看了幾個玩具,這些玩具都標有3C認證。3C認證就是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簡稱,可適用范圍包括電動玩具。
“國家不同,對于進口玩具的要求也不同,歐盟遵循EN71,美國則是ICTI。國內對于玩具的安全監(jiān)管是有空白的,差距主要體現在油漆、拉力、小部件等方面。”施鼎臣說。
那么,3C與EN71、ICTI的差別何在?
“不同國家的認證標準檢測的內容基本是一致的,包括乙醇、含鉛量、甲烷、甲醇等。但是不同國家對于安全的認知不一樣,在中國人的傳統(tǒng)觀念中,不管這個玩具用了什么材料,只要他聞上去沒有異味,那就是安全的。國外的觀念是,不管你有什么氣味,只要各項元素都達標,就是安全的。”奧光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外銷度達95%的浙江企業(yè),該公司智立方玩具事業(yè)部高級銷售代表任剛說。
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浙江規(guī)模以上的玩具企業(yè)主要接歐美的大單,玩具安全性相對較高。“在義烏,還有一批小作坊式的玩具企業(yè),產品主要是銷往亞非拉等地,安全性就比較欠缺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玩具渠道銷售經理透露。
至于為何會有內外雙重標準,參展的部分出口玩具企業(yè)都認為是價格因素。同一件玩具,質量不同,兩者的成本能差開20%-30%。